最近,微博上的一条热搜引起了大家的关注——“女性私处过度清洁反而更容易患病?”。截止截稿,该话题已被1.6亿人浏览、讨论。
难道爱干净也有问题?
女性的生理结构很独特。私密处的尿道、阴道、肛门分布相当紧凑,挤挤挨挨,汗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齐聚一堂,再加上温热潮湿的环境,最有利于细菌繁殖开大会。
这种奇妙的生理特点也决定了:注意私处清洁对女性很重要。
但有时候,因为太重视而过度清洁,好习惯也会变成伤害私处的定时炸弹——不必要的清洁可能会削弱我们的免疫系统,诱发各类疾病,包括HPV。
1、为何不需要过度清洗?
过度追求阴道内部的深度清洁,并不是必要的,甚至可能会破坏阴道的自然平衡。
女生阴道内不是无菌环境,本身就存在着大量常驻菌群,比如乳酸杆菌、白色念珠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,它们与宿主阴道之间相互依赖,相互制约,达到动态的生态平衡。
许多女性常常误以为私处出现黏糊糊的分泌物就意味着不洁净,出于健康焦虑,在洗澡时,特别是在性生活之后,会倾向于过度清洗,试图深入清洁阴道内部。
事实上,这些阴道分泌物的作用广泛而重要:保持阴道的湿润状态,避免干燥和不适;维护阴道的酸性环境,从而有效防止细菌;此外,它们负责清除体内的死细胞和细菌。
所以,过度清洁会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,导致阴道内的正常防护机制受损,增加高危型 HPV 的易感性及持续时间,促进癌前病变的形成,进而导致宫颈癌的发生。
2、觉得私处有味道需要冲洗?
对于部分女性而言,可能会觉得私处带有一种不太宜人的气味,因此在清洁时倾向于加入阴道洗液、沐浴露或是香味剂,不仅清洗外部,还尝试清洗内部。
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的存在,女性的私处原本就带有一种微酸的气味,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。
使用洗液对阴道进行灌洗,实际上带来的后果可能比直接用清水冲洗更为严重。这类消毒液会不加区分地杀灭阴道内的所有细菌,包括那些对健康至关重要的乳酸杆菌。
3、阴道微生态失衡要怎么办呢?
对于这个问题,我们采访了有关专家,专家表示,据相关研究证明,可以选择通过补充阴道益生元,比如选择添加了低聚异麦芽糖的阴道凝胶,促进乳酸杆菌的生长,让阴道处于酸性环境,调节阴道菌群平衡,在阴道内形成保护膜,抵御病菌侵入,促进女性生殖系统自净功能的恢复。
简单说,就是通过对有益菌的增殖作用,增加有益菌数量,重新建立新的阴道微生态平衡。
女性的私处清洁确实很重要,但没必要过度关注。我们只要保证可以每天清洗和使用清水清洗外阴,做到这些,每天的日常清洁就已经做到位了